:::內容區
- 首頁區塊
- 智慧機械重要三大任務
- 任務1:建構人才養成學習網路
任務1:建構人才養成學習網路
🚩培訓專業及跨領域 π型人才(工業局)
推動產學合作,在校扎根智慧機械關鍵技術, 培訓實務、應用、軟體、整合(SI)等相關人才,提供企業跨領域智慧機械人才及招募管道。
🚩 智慧機械軟體人才(科技部)
強化智慧機械軟體實力,引導資訊/機械人才投入,聚焦CPS系統模擬、CNC控制器及App、系統整合平台等相關軟體開發。
📚 成立北中南智慧機械人培及應用中心
台科大「工業4.0實作中心」(北部)
|
「3D列印營運服務及培訓中心」(中部)
|
105/6/7開幕啟用,並配合開設智慧機械學程培育相關人才。 |
規劃設置於中部法人單位,可接受廠商委託進行少量代工,並提供產學訓練課程,培訓人才。
|
勤益科技大學成立「智慧機械人才培訓中心」(中部)
|
中正大學「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(AIM-HI)」
投入智慧機械研究與技術開發(南部)
|
奠定智慧機械人才培育基礎,持續發展創新技術、加值應用及智慧自動化,建立中部地區工具機產業人才庫。 |
將「人才、研究、產業」三者鏈結合一,強化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之新能量。
|
投入智慧機械研究與技術開發(南部) |
背景
(1) 美國歐巴馬總統推動先進製造 (AMP)計畫,係將積層製造(3D printing)列為重要推動項目,初始投入7,000萬美元經費,設立國家積層製造創新研究院。
(2) 2016 GE大舉投資20億美金,購併3家3D列印公司,正式開展3D列印加法新技術,應用於航太工件之製造。
目的
藉此中心發展3D列印加法製造之新技術、新工法,協助業者進行創新產品之原型件製造,並進行人才培訓,降低業界初期投資風險,以支持業者爭取國際訂單,促進產業升級轉型。
|
|
📝 做法
(1) 新技術、新工法部分:
|
 |
➤ |
工業局主題式計畫-航太零件加減法製造暨加工製程與線上量測技術開發。 |
➤ |
工業局主題式計畫-3D列印鑄造砂模設備與材料產業化研發計畫。 |
➤ |
技術處A+淬鍊計畫-金屬基層製造航太零組件開發計畫。 |
➤ |
技術處A+淬鍊計畫-金屬粉末鋪層熔融技術研發計畫。 |
|
|
(2) 專利部分:
|
 |
➤ |
國內業者多以應用型專利、機構創新、改善型專利為主。 |
|
|
|
|
(3) 產學合作部分:
|
 |
➤ |
東台精機與金屬中心合作投入金屬鑄造用砂模3D列印技術。 |
➤ |
東台精機與工研院南分院研究團隊投入高值化金屬3D列印技術。 |
➤ |
成功及中正等大學為3D列印技術重要的人才養成學校。 |
|
|
|
|
🎯 推動目標
❶ 支持國產3D列印設備開發。
❷ 搭配使用者進行設備驗證及改良,並培訓相關人才。
❸ 中心設置於中部及南部法人機構,作為國產設備試煉場域,推動航空、汽機車、醫療等3D列印產業成形。
|
⛓智慧機械大學聯
➤ 臺中市政府以中部為基礎,邀請28所大學(包括中興、逢甲、靜宜、亞洲等大學、以及勤益、修平、台中、朝陽、弘光、僑光、中臺、嶺東、雲林、虎科大等科技大學)進駐「智慧機械發展中心」,並邀請成立「智慧機械大學聯盟」;強化產、學、研整合服務能量,提供在地型人才培育與前瞻技術合作開發,就近服務精密機械產業聚落。
➤ 今(106)年度推動產學合作智慧機械技術人才培育
逢甲大學/上銀科技、陸聯精密(智機大數據人才)
逢甲大學/金麗科技、上博科技(智機資通人才)
勤益科大/楓富機械、立得精密(智機人才)
修平科大/靄崴科技、永詮機器、鼎聖機械、精呈科技、嵩富機械廠、鍵和機械、晏邦電機、中元自動控制(智機人才)
虎尾科大/詮寶工業、高鐵工業(智機人才)
雲林科大/嘉友電子、杰鼎先進、銘毅資訊(智機人才) |